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天津职业大学多措并举 攻克“更难就业季”
2013-12-18 17:01:00

更难就业季

  据统计,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或将达到727万,成为“更难就业季”。在全国一片就业难的呼声中,天津职业大学的就业情况却逆势而上。截至目前,学校已组织大型综合性校园招聘会、以院系专业集群为单位的招聘会共8场,涉及企业297家,招聘岗位2301个;学生对包括长征火箭、斯伦贝谢、三星电机、玖龙纸业、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北京铁路局等大型央企及三资企业在内的各类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已达53%。

  近日,天津职业大学又从200余所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成为30所获得“2013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称号的职业院校之一。除此之外,近几年学校先后荣获教育部就业先进集体、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两项荣誉及天津市“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工作示范校”多项表彰。用人单位对该校培养的学生也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赞职业大学学生“上岗快、留得住、素质高”。学校招生就业处处长张雷说:“学校以‘为学生和企业服务’作为就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市场建设、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来助推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好地提升了毕业生就业质量。”

  依托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

  天津职业大学坚持“根据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企业要求定课程、根据岗位标准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验质量”的办学理念,面向市场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具有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人才培养特色。同时,邀请社会介入培养过程,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中实施专业课程“教学做一体”,毕业前下企业“顶岗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借助与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经济区成立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平台,邀请企业介入办学过程,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并积极发挥校企各自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吸纳就业和提供培训等方面的优势,以项目化管理为手段将办学管理和育人培养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2013年,学校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等,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高度评价。截至目前,学校先后与三星高新电机、航天长征火箭、福特汽车、天津民政局、西飞国际等30余家单位签订了“订单教育”或是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一大批高质量校外实训、就业基地,直接为企业订单培养输送技能型人才,推动了毕业生见习、顶岗实习、就业。

  开拓就业市场 创新招聘形式

  天津职业大学还与区域(如保税区)、政府部门(如劳动局)、群众组织(如工会)、民主党派(如民建)、行业(如包装联合会)、商会(如开发区商会)、社会团体(如企业家联谊会)、中介机构(如西青人才)等官方、群众组织开展了多方合作,共同推进毕业生就业;通过邀请天津港保税区、高新区、北辰区政府及100余家企业来校召开座谈等活动,搭建起校企合作平台;通过联合河北区科委、民建、北辰区总工会、静海县总工会等机构召开大型校园招聘会,成为毕业生获取就业岗位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以院系专业集群为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小型行业或区域专场招聘,举办了包括世界五百强企业、保税区、西青区,汽车、视光、印刷、艺术、老年护理、酒店等专场招聘会。同时,创新招聘形式,打破原有招聘会摊位化模式,行业专场招聘采取集中宣讲、分点面试的形式,如该校汽车类专业的招聘现场就搬进了实训车间,企业可以通过检验毕业生实操能力来开展招聘。

  此外,学校利用就业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就业信息、数据统计、咨询服务、职业测评及时化、网络化,保障了学生、单位、学校三方信息传递的畅通。2013年学校发布的就业信息日均达3-5条,用人单位数据库的数据总量1000余个。同时辅以毕业生就业智能管理系统、校讯通短信平台、就业队伍QQ群等信息化手段,提高了服务、管理水平和效率。

  加强职业指导 注重调查反馈

  为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天津职业大学将职业指导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让毕业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能干好什么”,从而在职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学校依托就业指导教研室,将就业指导纳入到必修课教学计划,自编就业指导教材,结合系统化的网络课程,形成了系统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内容涵盖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职业能力提升、创业指导和沟通与协调等方面。同时,以校园活动为载体,将就业指导从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就业创业咨询室、校外优秀校友及企业人士讲座,“就业导航”学生社团等,对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指导;举办了学生生涯规划、创业、职场竞聘及简历大赛,为学生就业进行了提前练兵。

  学校自2010年开始连续四年引入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教育咨询公司,对毕业生基本就业状况、工作能力、知识需求、反馈课程设置、就业指导与求职服务的有效性、毕业生对本校满意度等内容调查分析,以此改进教学,修正学生职业指导方向、内容,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