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天津高三学子,看这里,天工在等你!
2020-04-14 10:54:00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一、学校概况

  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最早的学科始建于1912年,1958年开始独立办学,原名河北纺织工学院,1968年更名为天津纺织工学院,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获批国防科工局与天津市共建高校,深度融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我国最早开展纺织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

  学校现有6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1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名,其中本科生23000余名,研究生4000余名,在校留学生1700余人次。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00余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800余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特聘两院院士和国外兼职教授50余名。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二、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特色学科(群)、1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鼓励自主创新,彰显现代纺织和产学研结合的特色,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形成了“先进纺织复合材料”、“膜分离技术”、“电机系统及其智能控制”、“功能纤维与技术纺织品”、“纤维界面处理技术”、“大功率半导体照明技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现代机械装备”和“新时代跨学科创新智库”等九大特色科研优势,近年来,学校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有关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近千项,并取得多项标志性和突破性成果,多项科研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应用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高科技产业。

  三、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

  学校秉承“统筹布局、特色定位、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专业建设理念,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结构,深化专业内涵发展,彰显专业发展特色,实施人才培养九大计划,重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与特色培养相结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人才培养九大计划


  1.紧贴国家战略需求,实施特色人才培养

  学校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建设基础,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建设,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天津市优势特色和应用型专业20个,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起经济学类等5类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和培养。2019年全面实行学分制。

  学校尊重教学规律,主动谋划新兴工科专业建设、努力优化和推动传统专业的改革升级,组建“智能制造”等新工科实验班,探索“现代纺织工程+”领军人才培养。

  开展卓越工程师、拔尖创新人才、国际交流开放、优秀经济类人才、卓越管理者、卓越法治人才、卓越创业人才等特色人才培养计划,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培养。

  2.改革创新,推进本科课程建设

  学校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22门课程入选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5门课程获评天津市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教学上实行小班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成立博雅书院,重视通识教育。

  3.加强国际交流,拓宽本科办学视野

  学校现有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各学院均与国外院校广泛开展本科“2+2”“3+1”合作项目和研究生交换交流项目。

  4.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提升研究能力

  学校所有实验室、实践平台对本科生开放;部分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每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启智创新夏令营”活动,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师生合作项目、本科生科研招募计划项目等,鼓励支持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

  5.重视学生实践,提升创新能力

  专业实践:搭建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学校结合地域与行业特色,与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公司合作。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75个。

  社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与志愿服务活动。

  6.2020年新增专业

  学校围绕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主动谋划新兴工科专业建设,优化推动传统专业改革升级。2020年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智能医学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三个本科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设立在我校人工智能学院,旨在培养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熟练运用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方法、技术与软件工具,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事模型分析、软件设计、项目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水平技术人才。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设立在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人文关怀意识,能够从事智能医学图像处理、智能检验、智能手术、智能医学仪器研发、智能医学系统搭建智能医学数据挖掘的医工复合型领军人才和医学拔尖创新人才。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设立在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旨在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安全技术开发与运维、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报考建议

  1.充分了解高校。考生填报志愿前,应充分了解高校的办学定位、专业特色、教风学风、人才培养质量、升学及就业情况等信息。如有意愿报考,建议考生详读高校招生章程,熟悉高校录取原则及其他相关要求。

  2.结合自己兴趣爱好和职业生涯发展方向选择专业。建议考生选择专业时不要盲目追“热门专业”,要结合自己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方向,充分了解专业的研究方向、应用领域、发展前景、就业方向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3.关于高校往年录取分数及位次参考。天津市2020年实施新高考录取,往年录取分数等参考数据的可靠性下降,但近年来各高校以及各专业录取位次、录取分数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生对该学校或专业的报考热度。考生可参考高校往年位次情况,根据自己的分数以及位次选择学校志愿。填写专业志愿时,建议考生根据往年报考热度适当拉开梯度选择专业,在选出的专业中依据自己最想学习的专业顺序而非往年录取分数高低填报。

  4.关于“3+3”高考改革模式下,我校专业布局及选考科目要求情况:我校工学、理学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的63.6%,其余为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专业。除艺术类专业外,我校各类选考科目要求所占普通类招生专业(类)总数的比例如下,考生可作为参考,结合本市考试院公布的专业计划填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395670480 2020-10-20 09:25